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心理健康发展是少先队员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若不特

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心理健康发展是少先队员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若不特别注意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们很容易养成养尊处优的不良学习生活习惯。同时由于少先队员正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年龄特征,若不加以积极关注与积极引导,极易产生性格偏激、人际烦恼、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行为障碍等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预防少先队员心理健康问题,减少少先队员心理障碍的产生,构建少先队员阳光心态,提升少先队员心理素养,实现少先队员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少先队员健康心理的表现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少先队员心理健康发展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其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调研发现,少先队员健康的心理具体表现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其认知过程协调,智力正常,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自由大方地进行人际交往,拥有和谐的亲子、师生、同伴等等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不随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能适当地认识、表达、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任务与困难挫折面前,有一定的自制力、控制力和坚持耐受力;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符合自己的身心年龄特征的能力;有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扬长避短,不放弃,不断地学习,健全自己的人格,自觉调整自己,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牢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也深知少先队员的引领、激励与示范的责任意义,注意自己的言行,热爱学习生活,自我激励,珍惜享受生活。

二、少先队员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教育策略

(一)丰富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为了提升少先队员心理健康素养,学校可以在常规心理辅导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根据少先队员心理健康特征表现,增设一节心理辅导课程。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少先队员心理成长保驾护航。在日常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促使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对具体心理健康知识的深入了解,学校可以组织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如《欣赏他人》、《赞美他人》,从为什么要欣赏或者赞美他人,如何欣赏或者赞美他人入手,组织少先队员进行集中讨论。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引导少先队员正确认识他人,了解欣赏或者赞美他人对于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意义。而通过良好和睦的人际交往氛围的感染,也可以为少先队员积极心态的形成提供帮助。又如《发现自我》、《欣赏自我》,从为什么要认识自己或者评价自己,如何认识或者评价自己,接纳自己,组织少先队员进行讨论。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少先队员深入、客观地了解自己,建立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己,学会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领悟主动意识自我、欣赏自我在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对开心快乐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单纯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以有效提升少先队员心理健康素质,学校可以将自身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少先队员个性发扬提供充足的空间。在学校总体规划下,加强与家庭联系的同时,督促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请家长配合跟踪学生的心理状况,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有效性。家庭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家长也要做好少先队员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规划,随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疏导孩子心理问题,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效连接,帮扶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在社会层面,学校可以主动与社会中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合作,邀请其定期入校为少先队员讲解心理小常识[3],随后由少先队员向广大学生群体中扩散,以便在宣传活动中不断加深少先队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向上向善好学生。学校也可以与社会不同的服务单位联系合作,共同筛选出优秀的少先队员队伍,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领悟生活,积攒经验,历练心理。回校后,把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示范给其他少先队员,激励全校少先队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升心理素质。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0/0909/532.html

上一篇:公立医院工会在职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关于基层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