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7 1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开始于20 世纪90年代初。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具体状况调查、因素分析研究、对比性研究、干预策略研究等方面。随后,诸多专业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开始于20 世纪90年代初。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具体状况调查、因素分析研究、对比性研究、干预策略研究等方面。随后,诸多专业课题组的投入研究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现实情况看,将实证与人文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诸多研究只是提出教育建议,而缺乏具体研究操作方法,更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近年,中学生日渐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重视。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诸如自残、自杀、行为偏差、离家出走等状况频频发生。农村中学生中许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其家长关注不到校内发生的状况,无法、无力疏导,老师经常兼顾不得,从而留下心理教育的“真空地带”。然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状况堪忧。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傅小兰说,“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才有国安。”

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村中学,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农村中学生改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跟班辅导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家长心安,让农村地区民安,使国家长安。

综上,在充分研究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精准扶贫”式跟班辅导模式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目标

1.通过“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精准教育农村学生中心理需“扶贫”,即“精准扶心”的对象,培养其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2.通过跟踪对象在参与有效活动前后的情况比对,探索精准心理健康教育与跟班模式的具体要素及措施,探索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建立有效促进“扶心”对象心理发展的健康心理生态。

(二)基本内容

1.开展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筛选出心理健康方面需要“精准扶贫”的对象,分析造成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跟班模式研究。

2.进行“跟班”对象所在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调查教师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研究课堂生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升课堂生态积极影响的品质。

3.进行农村初中“跟班”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效结合研究,探索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方式,研究校园生态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4.进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程度等。通过调查、分析,设计、组织家长活动,进行农村初中生潜在家庭心理能量的发掘,构建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塑造“跟班”对象健康的家庭心理生态。

结合我校学生生源来自农村的情况,开发适合我校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的,符合培养健康家庭生态心理需求的家庭教育亲子读本。

5.跟班辅导模式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管理机制上,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精准扶贫”的对象,然后将心理教师分配到这些研究对象集中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跟班;而对于其他不能集中在同一班级的研究对象,则按照同质性问题划分到虚拟班级中,成立虚拟1 班、2 班,在政教处的配合下,由心理教师总体负责跟班。

政教处牵头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形成“学生个人心理成长跟踪档案+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的“1+1+1”评价模式。

(三)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立足于我校七、八年级学生,通过采取施测调查问卷表、访谈等形式,取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立足现实状况进行研究。

2.跟踪比对法:通过对实验学生的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跟踪、对比、了解“跟班”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

3.实践检验法:实际生活中,检验实验实施效果,并以此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

三、课题界定

精准扶贫是指国家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其重点在于物质上实现脱贫。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1/0127/758.html

上一篇:积极取向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