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焦点解决模式中的哲学思想探赜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3 12: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数量有限,加之传统心理咨询方式耗时较长,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因此,一种短程高效咨询方法——焦点解决模式便应运而生了。它是20 世纪80 年代由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数量有限,加之传统心理咨询方式耗时较长,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因此,一种短程高效咨询方法——焦点解决模式便应运而生了。它是20 世纪80 年代由Steve de Shazer 和Insoo Berg 夫妇合力开创的。这一流派与别的心理学流派不同的是,它不是根据某个理论演化而来,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慢慢发展出的一种正向短程的咨询干预方法。焦点解决模式因其易学易操作而又高效,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推崇与运用。在运用过程中,人们需要加强技术的学习与练习,因为“术”的学习如果缺少思想层面的理解,就不会真正领悟其精髓。本文试从“道”的层面去探究焦点解决模式的哲学思想。

一、焦点解决模式简介

焦点解决模式(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简称SFBT)又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与传统心理咨询相比,它不注重探索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或深挖问题背后的人格特点,而注重构建解决问题的历程与问题背后的意义。相信当事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认为问题与情境、当事人的知觉有关。其主要咨询任务是咨询师以尊重、合作、不批评的态度,采用正向积极、关注优势、聚焦未来的方法,帮助当事人跳出问题看问题,设定目标,小步精进,是以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咨询模式,强调系统观和变化的观点。

焦点解决模式的基本假设:基于建构解决之道,而非问题解决。传统思维中,人们习惯去解决问题,这里的解决带有消灭的含义,而焦点之道在于建构问题,问题的出现在于人们的认知有局限性,因此对问题的重新建构或赋义会改变人们的看法,进而拓展人们的思维。对话的焦点应在于当事人所期待的未来,而非过去的问题或现在的冲突。问题的呈现只是表象,表象背后更本质的东西是当事人内心的渴望、目标与需求,因此引导当事人朝向未来的“诗与远方”更有意义。相信解决之道的相关行为已经存在于当事人身上,当事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资源,咨询师的目的在于引发当事人对自我新的认识与自我赋能。

二、焦点解决模式的理念

一是正向思考,由“例外”带来问题解决。SFBT 认为当事人的思考角度会影响其思考的内容,进而影响其对问题的知觉及问题解决的决策和效能。如果个体越把焦点放在积极正向、已有的成功解决经验并迁移到类似情境中,则越能使改变朝着期望的方向发生。因此,SFBT 是目标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SFBT 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无时无刻地处在困境中,总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问题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即所谓的“例外”,其常常可以作为问题解决的指引。

二是小变带动大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事人的小改变可以引发自身大的改变,也可以引发其他个体甚至整个系统的改变。SFBT 认为“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因此,咨询师如何引发当事人做出小步行动是关键。另外,在家庭或团体咨询中,家庭或团体中某一成员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成员的互动,进而带动其他成员及整个家庭或团体的改变。

三是“SFBT 是开放的,是弹性的,是无限可能的”。焦点解决模式以开放灵活的态度对待各种观点,不究对错、好坏、成败,而是注重反馈、匹配、成长,重视向错误学习的能力,把错误的经验当成是当事人的资源。在咨访双方的互动中,咨询师以放空的心态不带任何预设和概念化,去探寻当事人的预设,拓展当事人的思维,让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问题解读是弹性的,在于人们以何种视角去看待,以何种方式去建构,因而问题背后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互动对话通常无法被预先设计,目标也具有不确定性,在实践中,遵循有效继续,无效求变,协商共创未来,因而具有无限可能。

三、焦点解决模式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道家思想:焦点解决模式吸取了道家阴阳太极图中“变”的思想,认为整个系统是平衡固定的,有黑(消极)也有白(积极),传统的做法是去修改黑的部分,而焦点的做法是把白的部分扩大,自然黑的部分就相对减少,且凡事都有两面性,消极的背后就是积极,正所谓万物负阴抱阳。焦点解决模式认为当事人不会一直处于困境中,困境是动态的,也可以借鉴“例外”发展自身力量,强调当事人自身的资源,把问题置于情境中去理解,正迎合了道家的“天人合一”,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焦点中“有效继续,无效求变”的精神,咨询师要放下评判、放空自己、以当事人为中心等理念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焦点中的系统观、开放思维、阴阳的互动,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辩证和阴阳平衡的观点。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1/0213/799.html

上一篇:疫情之下的学生家长心理健康促进
下一篇: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