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问题由来已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社会性问题。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留守儿童已经达到900 多万。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于2016 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倡导关爱并保护留守儿童。目前社会各界也已经加大对该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在我们为此感到欣慰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我们有所忽视的——长大后的留守儿童,他们还好吗?
一、留守经历大学生概念研究的现状
对于该群体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尚未有明确的统一。首先,名称方面的不统一。有的研究称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有的称为“童年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也有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其次,对留守年龄的界定不一致。有研究界定为18 岁之前(陈孜,2012;李凡繁,2012;李云,2014)、17 岁之前(李凡繁,2012),抑或是 14 岁之前(王玉花,2008;赵国香),绝大多数界定在 16 岁之前(李晓敏 2009;励骅,2015;孙志军,2016)。再次,留守经历的内容不一致。部分研究只强调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导致的与子女的分开居住,部分研究认为因父母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子女被留守在家。最后,留守经历的时间界定不一致。大部分研究中留守时间界定在半年以及上。部分研究将“自3 岁起由其他照育者抚养至18 岁”或者是留守时间超过10 年以上作为筛选留守大学生的标准(杨曙民,2015)。少数研究中没有强调留守的时间,仅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为标准(程旭惠,2015)。最终,有学者从群体的名称、留守经历的时间、留守的内容、留守时间长短这四点对该群体的概念做明确的界定:留守经历大学生是指16 周岁之前,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被留在户籍所在地,未与父母一起生活,且留守时间超过半年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沈宏艳,2017)。
二、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方法的现状
关于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研究方法比较丰富多样,包括质性、关系以及实验研究。如,蒋凌霞(2012)、王艳(2015)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回溯性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经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格的形成、自我和谐、自我分化、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择业效能感,到以后的婚恋价值观都有体现。张继元(2013)采用实验研究,发现留守经历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而且这种影响是具有延续性的。此外,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相关研究。部分学者发现了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影响的中间变量:(1)危险因素包括日常烦恼、家庭矛盾、不良的亲子关系(邓林园,2017)、不良同伴师生关系呈现等。(2)保护因素包括个体的心理韧性(蒋凌霞,2012)、希望(李凡繁,徐学俊2014)、心理资本与自我价值感(汪品淳,2015)、寝室关系同胞同伴与师生关系(彭溪,2015;姚恩菊,2012)、良好的学校教育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该群体进行心理辅导干预的研究较少。
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内容的现状
关于留守大学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格特征(如独立性、内外向、乐群性、神经质等)、社会性(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婚恋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心理安全感等)、心理健康的辅导机制等方面。
(一)关于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的研究
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留守经历有无影响之争。陈孜(2012)研究认为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不存在人格差异。与此相反,谭杰华(2008)、徐建财,邓远平(2008)、徐礼平(2013)、吴朵朵,张佩云(2013)、李凡繁,徐学俊(2014)、杨琳,吴丹(2015)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备消极影响,并且认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焦虑和抑郁、人际敏感与社交焦虑、神经质程度高。另一方面,留守经历影响的积极与消极之争。张佩云(2013)、吴朵朵(2013)、董泽松,祁慧民(2014)、杨琴(2014)、程旭惠(2015)等研究认为留守经历可以增强抗挫能力、意志力和自控力、追求更高的奋斗目标,较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和韧性、独立性、外倾性、开放性、抗挫力、生命意义感等的积极影响。
(二)关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性方面的研究
唐胜蓝(2013)、王红彬(2014)、杨曙民(2015)研究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现状影响显著。徐治国(2014)研究结果显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更趋于务实;对人际交往状况评价更消极;人际交往中心理更加敏感,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人际交往行为的选择也更加消极。肖婉琴、徐礼平、黄佳(2014)认为大学生的留守经历导致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备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水平较低。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1/0213/800.html
上一篇:焦点解决模式中的哲学思想探赜
下一篇:家庭关系与孩子性格形成的关系调查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投稿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版面费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发表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