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小说遗园中大学知识分子的生死焦虑及其启示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08: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2017年出版的高知题材长篇小说《遗园》获得读者广泛关注,2019年该书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奖。全书约43万字,分上中下三卷,2017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作者冯北仲

编者按:2017年出版的高知题材长篇小说《遗园》获得读者广泛关注,2019年该书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奖。全书约43万字,分上中下三卷,2017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作者冯北仲是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教师,是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是陕西首批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扶持人才。她在学校从事写作课教学,为人率真自然。工作之余,爱好写作,多年来先后在《广州文艺》《延河》《时代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2016年入选“陕西省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入选“百优人才”(作家类)。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读冯北仲的<遗园>》中说到: “北仲的长篇小说《遗园》,是一部高校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我省长篇小说题材在高校领域的空白。陕西的长篇小说在题材上长期以来相对单一,主要以乡土题材为主,《遗园》让我新奇和惊喜。更重要的是,《遗园》很有深度。”围绕《遗园》,我刊组织了一组评论文章,以期引起学界对这部长篇小说的深入探讨。

所谓焦虑,是心理科学的基本概念,是指个人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其特点是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1]600。它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首先系统研究的一个新范畴,此后就一直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现代人情绪状态的指标之一。

自从有了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分工之后,“知识分子”就成为脑力劳动者的代名词,也几乎与此同时,“焦虑”似乎就成为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体人格。在中国,知识分子往往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的内外抉择,也是他们肉体甚至精神面临生死抉择的内在依据。在抉择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或“兼济”、或“独善”的焦虑、痛苦与纠结。在西方国家,同样有做“快乐的猪”和“痛苦的人”的纠结与缠绕,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宁愿选择做“痛苦的人”。“痛苦”来自抉择时的内心焦虑,当这种焦虑、矛盾、冲突不能化解时,就以自杀、逃避、以命相搏等极端方式收场,当然也不乏披着知识分子外衣、精神追求被异化,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精神追求已经死亡的知识分子。

大学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我国从清朝末年建立现代大学后,大学就成为文明和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大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也就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尽管不同时代描写大学的小说内容不同,诸如民国时期钱钟书的《围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路》和《勇往直前》、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八十年代的《马兰草》《起步》和《生命与爱情》、九十年代的《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新世纪初出版的《大学纪事》《大学门》《教授变形记》等[2],但大部分作品都充满了不同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内心焦虑[3]。

2017年,陕西理工大学教师冯北仲创作的《遗园》[4]一书出版,引起了包括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内的广大读者,特别是大学知识分子的关注。一方面,它本身是一部难得的优秀长篇小说,该小说不但构思精妙、描写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而且深入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情感激荡。因此,2019年,该小说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另一方面,小说中展示的新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人格焦虑,触发了读者对人性、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作者通过大学知识分子在自己文化传承角色冲突和爱情抉择这两大人生主题中的生死冲突,揭示了该群体的内心冲突焦虑与心灵的煎熬,并挖掘了焦虑背后的社会环境及知识分子集体人格(潜意识)根源,对我们认识、理解现代大学及大学知识分子有重要的启示。

一、职业理想和爱情追求,能集中反映大学知识分子的焦虑人格特质

“人格”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在心理学界,尽管“人格”是一个依然有争议的概念,但较为公认的是:人格是反映个体心理面貌的典型心理特征的综合,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5]450。人格是先天遗传、后天环境教育以及个体自我期望的综合作用结果。人格原本是针对个体而言,精神分析学家荣格首次把它用在群体中,称为“集体人格”。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三条主线贯穿人的一生,即生命线、家庭线、职业线。个体或群体的人格特点,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其在婚姻家庭的选择和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独有的统合模式。《遗园》通过聚焦北塔大学在对待“怡园”这一“知识”、文化的物质载体生死与兴衰,揭示了当代大学知识分子在履行自己职业使命时的集体人格焦虑;通过人物婚姻爱情抉择与分化,诠释着“真爱”的生与死,剥露出他们人格深层的焦虑、纠结、缠绕。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qikandaodu/2021/0515/1181.html

上一篇: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