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策略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4 18: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摘要〕 近年来,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农村小学生频繁发生离家(校)出走、校园欺凌、自虐自杀等极端事件。课题组对衡阳地区多所农村小学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摘要〕近年来,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农村小学生频繁发生离家(校)出走、校园欺凌、自虐自杀等极端事件。课题组对衡阳地区多所农村小学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走访,了解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提出了改善这种现状的建议。例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敦促农村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紧抓师资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等,助力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培养和教育,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目前,我国各省市、地区普遍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少地区甚至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之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后太多,存在许多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如果这一现状不尽快改变,势必会影响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学校重应试科目教学,轻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转型后,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十分突出。学校对应试学科“夯实吃透”,学生的作业“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考试有“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而且对学生的作业优劣、考试排名先后还要“公示”,学校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根据依然是“分数”。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作业基本上需要至少两小时才能做完,高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写到深夜,不少学生叫苦不迭。这种违背教育规律、揠苗助长的做法,使不少学生不堪重负,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造成离家出走、自伤等“极端事件”。不少学校把应试科目搞得“风生水起”,升学率屡创新高,却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作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违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阳奉阴违,平时上课是一张“真课表”,主管部门来检查时是一张“假课表”;还有一些学校虽然一个学期开设了10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或者思想品德课教师兼任,而且其他科任教师可以随便“侵占”这节课;部分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纯粹是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考核,主管部门来检查时,学校的“台账”“宣传栏”等“面子工程”做得相当漂亮,一旦检查结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被“束之高阁”。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呈无序状态,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据调查,在城镇学校有25%的学校没有教材,在农村有90%以上的学校没有教材。另外,相当一部分教材的编写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和框架结构,没有体现出该学科的特点,没有达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部分农村心理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思想品德课程混淆,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讲授相关概念、定义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学期末结课时出试卷考试,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完全违背了国家要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没有起到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开设课程只是单纯机械地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总之,大部分农村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教材,还缺乏时间保证和监测的手段。(二)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制造了不少“问题孩子”。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观念逐渐多元化,加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心逐渐浮躁,“赚钱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在农村盛行。有的学生家长本身三观不正,从事“黄赌毒”等不正当职业;有的家长为了赚钱,父母可以不顾,夫妻可以离异,孩子可以不要。“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农村小学“问题孩子”逐年增加。据问卷调查,某镇某公办小学某班级总共46个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就有8人,占总人数的17%;隔代教养的16人,占总人数的34.78%;还有“空巢孩子”40人(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寄居在亲戚家),占总人数的86%。此种状况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不少农村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更谈不上疏导。即使有个别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心理异常,因为缺乏相关知识,也不知该如何去解决或者向谁求助;甚至因为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当,致使孩子出现更大的问题,如2018年12月益阳沅江市六年级小学生弑母案,就是因为母亲“过度管教”引发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也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常识,重视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工作质量难以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下文简称《纲要》)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虽然农村地区中小学也在积极贯彻落实《纲要》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但是实际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当前,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尤其是小规模学校,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心理教师,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成了该课程的“主力军”。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各科任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但每年分配给农村学校的学习培训名额有限,大部分教师都无法获得学习培训的机会,无法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专业性、实践性强,对从业者的观察分析、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堪忧,大多由非专业人员临时兼任,他们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农村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某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自杀、抑郁的事件屡见不鲜。北京市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近年来,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就是这种不良情绪的宣泄,造成了一些师源性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zonghexinwen/2020/0824/497.html

上一篇:疫情之后,中小学在线教育如何迎难而上?
下一篇:《韶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