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持和科学管理,着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通知》的具体内容吧!
< span>《通知》明确,要加强源头管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心理健康建设课程。高校应为本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为2学分(32-36学时) d 设置。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对各种压力早分类、化解,主动采取措施,避免因压力不可靠而引发的心理危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
《通知》要求,加强流程管理,提高早期发现能力和日常辅导水平。做好心理健康评估,加快制定更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评估量表,高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全覆盖的心理健康评估,支付重视评估结果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县级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评估,每年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小学、初中和高中。
加强日常预警和防控,高校要完善“校-系-班-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遇到重大变化或重大变化遇到挫折和明显异常,辅导员和班主任每个月都要走访所有学生宿舍,中小学教师要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辅导服务,高校要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心理发展辅导室、积极心理体验中心、集体活动室、综合素质培训室等,县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区域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定期提供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
《通知》要求加强结果管理,提高干预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应该改进。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对于入学时确定患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学生,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研判,及时告知家长干预方案,并与校方共同协商分工。父母。积极争取专业机构的协同支持,继续加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协调合作。妥善做好学生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学生因心理问题在校发生意外后,学校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并在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指导下核实情况.处理。
《通知》强调要加强安全管理,加大综合保障力??度。配备强大的骨干队伍,高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每所学校至少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构,所有辅导员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支持辅导员攻读心理学相关专业第二专业硕士学位,每个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全日制心理健康专业教育教师,县级教学科研机构应当配备心理教研人员。落实场地和经费保障,学校要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各项经费,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费,确定学生平均标准,按时足额拨付,建立适当的增长机制。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xxxljkjy.cn/zonghexinwen/2021/0804/1398.html
上一篇: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班在京开班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落地要过三道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投稿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版面费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发表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